環境保護工作涉及環境監測、環境管理以及環境檢查。環境監測主要是指控制污染物,參考各種規章制度,按照環境質量的變化,明確環境質量水平,確保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順利進行。環境監測對于環境保護來說十分重要,直接影響環保工作質量,是環境保護的必要條件。環境監測可以顯著提升污染監控力度,而且可以給環境管理部門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使其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治理。環境影響評價主要是對環境目標進行影響因素分析,并對環境變化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和評價,環境影響評價能為后期開展的環境保護以及環境治理工作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在目前的環境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不僅要針對具體的環境目標展開跟蹤評價,同時還要保證環境評價的時效性以及動態變化特征,這樣才能使環境評價方案更具實際應用價值,才能避免為后期的環境保護以及環境治理工作造成干擾。為了促進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體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涉及了大氣、固體污染物、水源污染、噪聲污染等多個方面的內容。
根據上述意義,可以認為環境分析是化學分析與環境的結合,而環境監測是物理測定與環境的結合。前者是后者的發展基礎,而后者較前者包括的范圍更廣,意義更深。但是,隨著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化學分析和物理測定之間相互滲透,兼而用之,并沒有截然的分界限。如利用壓電晶體頻差原理和光學原理,對污染物進行定性定量就是物理測定在化學分析中的應用;利用化學反應產光和顏色的原理,測定污染物的性質和含量就是化學分析在物理測定中的應用。
一般來講,環境監測的對象是環境,但是這里的環境包括在自然和人為的環境。對環境污染的原因進行調查研究,不僅要考察當地的自然因素還要檢測人為因素等?,F階段來看,人們主要應用的調查手段有化學監測、物理監測等。
環境監測的終目的絕不是為了獲取各種監測數據,這不是環境監測的終點,只能視為一個起點。
環境監測主要是為環境管理提供科學服務,這種服務不單單是提供大量紛繁龐雜的數據,更重要的是提供對環境現狀的分析和預測,為各項環境管理措施提供決策建議。環境監測是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的重要手段,是科學管理環境和環境執法監督的基礎,是環境保護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在實踐中常被形象地稱為"環境保護的眼睛"。在的"十五"計劃綱要中,也開始寫入了環境監測的內容,明確地提出"要健全環境監測體系"的要求。環境監測的重要成果之一的環境質量報告書,即以環境監測實測數據為主,適當輔以環境統計數據,報告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并分析環境變化原因及提出改善環境質量建議,對環境決策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很高的參考價值。